可是圣经里面说信心与行为并行,行为果子可以验证信心 ,这都是不是说信心包含行为,而是说真信心会带出好行为。
总而言之,这两者是因果关系,不是包含关系。史鲍尔牧师说过:顺服就是指行为果子。
我楼上已经发过史鲍尔牧师的相关书籍内容。恩典是信心的前提,信心是称义的前提,就是因信称义。
基督徒就是依靠神恩,藉着信心称义。
如果把信心说成是包含行为,那就是在依靠行为称义与得救的含义(成分)。
关于信心与行为,我再打个比方:我们把信心比作是一根水管,把行为比作是满满的一桶水。
通过这条水管,然后水桶装满了水。
请问,这根水管难道包含一桶水?
有些人还是不理解。
我再打个比方:
把信心比作是灵魂。
把行为比作是身体。
灵魂与身体概念不同,灵魂不是包含身体。
对于整个人来说,人是包含灵魂与身体。
有人说:信心是包含行为,还说这两者是因果关系。
又有人说:信心是在律法以外的行为。
针对以上观点,我分析如下:
一,既然是因果关系,就是指“因与果”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并且有先后顺序,那就说明这两者不是包含关系,也不是相同概念。
二,比如,我们把信心比作是火车头,把行为比作是火车厢。
从各自的概念来说,火车头不是包含火车厢。
从一列火车来说,是包含火车头与后车厢,火车头是带动火车厢。
三,再比如,我们把真信心比作是一颗好树(树根,树枝,树叶),把行为比作是果子。
好树与果子,这是不同概念,就是说好树不是包含果子,也不是等同于果子,那是依照圣经所言好树能够结出好果子。
从整个救恩论神学体系来说,那是包含信心与行为,也可以说是包含恩召,称义,成圣,坚韧,得荣,因为这是一条救恩金链。
四,由此得知,信心与行为不是包含关系,也不是等同概念,而是有前后因果关系。
五,结论:“信心与行为是包含”,这种说法是错谬。
六,“信心是在律法以外的行为”,这种说法也是错谬,因为这是在混淆信心与行为的概念,也是混淆福音与律法的概念。
对于信心与顺服的区分如下:
一,信心是救恩的管道,途径,这是工具因。
二,基督徒得救是依靠神恩,籍着信心,而不是依靠遵守律法而来的行为。
三,基督徒在成圣生活中要依靠圣灵引导遵行道德律,不断认罪悔改,并且结出圣灵果子。
四,根据罗马书“因信称义”,雅各书“信心与行为要并行”,这些经文都是区分“信心”与“行为”的概念。
五,简略救恩金链:恩召,称义,成圣,坚韧,得荣。
这里的称义就是指有信心,就是因信称义,对于已经称义的人来说也是重生,得救。这都是指地位,身份。
六,基督徒得救(重生,称义)以后,就要顺服(依靠)圣灵引导遵行律法,就是要有好行为。
七,因此,从各自定义来说,信心与行为的概念分别要有区分。从救恩论体系来说,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果关系,就是不能割裂。
一位弟兄:信心 不包含顺服与爱等行为 这是绝对不能去混淆的。
韩姊妹:信心也是神赐的。悔改和顺服是藉着信心而来的。
引用:拉尔夫·厄斯金:信心包含顺服是巴克斯特新律法主义。
- 0 回答
- 0 粉丝
- 0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