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
水母基督教
2021-07-19 08:19:07
502次阅读
2个评论
水母基&督&教(Jellyfish Christianity)|莱尔(J. C. Ryle)
为巴比伦哭泣 今天
水母基&督&教(Jellyfish Christianity
认真阅读
我们这世代的一个灾祸是:人们对谓所的教条神学(dogmatic theology)普遍反感。今天代取它的是一种水母基&督&教(Jellyfish Christianity)——一个没有骨骼、肌肉、或肌腱,并对于救赎、圣灵的工作、称义、或与神和好之道没有清楚教导的基&督&教—— 一个含糊 、令人迷惑、朦胧不清的基&督&教,它的唯一口号似乎是「你必须开放和仁慈。你切勿论断别人的教义你必须认为每个人都是对的,并且没有人是错的。」
我们被告知,这种没有信条的宗教是给要予我们良心的平安!并且,在这个伤心、濒死的世界里,你若对这种宗教不满意,这便证明你的思想十分狭窄!满意?真的吗?这样的一个宗教可能会满足堕落的天使!但是,叫有罪、濒死、血管里流着我们祖先亚当的血的男男女女对这个宗教感到满意,实在是侮辱我们的常识和嘲笑我们的痛苦。我们需要远比这好的东西。我们需要基•督的宝血。
水母基&督&教流行病
对教条的厌恶是个流行病,它正在造成巨大的伤害,特别是在青年人当中。它产生一个,我胆敢称之为陆上的水母基督教:即是一个没骨有骼、肌肉、或能力的基&督&教。
当一只水母在海里漂浮,如一把细小、柔软、透明的伞雨般收缩和扩张时,它是一只漂亮和优美的生物。但当同一只水母被放置在岸上时,它不过只是一团无助的物体,没有能力活动、保护自己、或独自存活。唉!它正是现今大部分基&督&教的生动典型。今天大部分基&督&教的主要原则是「没有教条,没有清晰的教理,没有明确的教义」。
我们有数以百计的水母神职人员,在他们的神学里似乎没有一根骨头。他们没有确定的信念;他们不属于任何神学派别;他们太过害怕「极端的观点」以致他们完全没有观点。
每年我们有数以千计的水母讲道,这些讲道没有任何棱角或突点,圆滑像得桌球,不能唤醒罪人,也不能造就信徒。
每年我们有大量的水母青年人从大学毕业,他们配备一点二点的哲学知识。这些年青人认为,对宗教上的任何事情没有特定的信念,以及对于什么是基&督&教理真完全未作能出决定,乃是聪明才智的标记。他们看来活在一个悬而未决的状态中,就如传说中的穆罕默德的棺材,永远悬挂在天地之间。
最坏的是,我们有大量的水母敬拜者——那些尊贵的上教堂的人士,他们对于神学上任何论点都没有清晰和确定的看法。他们不能分辨不同的事物,正如色盲的人不能分辨颜色一样。
他们以为每个人都是对的、没有人是错的,每件事情都是正确的、没有事情是错误的,所有讲道都是好的、没有讲道是坏的,每个神职人员都是正派的、没有神职人员是不正派的。他们像小孩「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以弗所书4:14);他们经常被新奇刺激和令人激动的运动迷倒;他们随时接受新的事物,因为他们没有紧紧掌握那旧的;并且他们完全不能给出他们「心盼中望的缘由」(彼得前书3:15)。
对平信徒来说,对真理持有系统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而对牧师来说,在教导中清楚明确阐明教条也是十分重要的。
⚫️ 彼得提出三条辨别假教师的标识:
(1)不道德。他们的生活是否涉及或认同不道德的行为?聆听假教师教导的群体是否大多数人都有放荡的性关系
(2)贪婪。假教师对赚钱的兴趣比教导真理大得多。彼得和保罗都谴责这些贪婪、虚伪的假教师(参 提前6:5)。教师理应获得经济上的资助( 林前9:1-14; 加6:6; 提前5:17-18),但金钱是否为教师或群体的主要动机?
(3)说谎。当你探询他们的领袖言论背后的属灵背景时,是否会得罪他们?当你要求证据时,他们是否会造假?
今天假教师的危险依然不小,信徒应当留意彼得的警告。
(摘自:当代译本灵修版-彼得后书)
你可以选择要与神有多亲近。
正如任何友谊一样,你和神的友谊要不断地建立,友情不会自动发生,需要有渴慕的心,也必须花时间和精力。你若想要与神有更深入、更亲密的关系,一定要学会坦诚地与祂分享你的感受,信靠祂叫你做的一切,学习去关心祂所关心的事,幷且渴慕祂的友情超过任何其它的一切。
我必须选择对神诚实
与神建立深厚友谊的基石,是完全的诚实,这包括你的过错和感受。神没有要求你完美无瑕,但祂坚持要求完全诚实。圣经中神的朋友就没有一个是十全十美的:如果完美的人才配与神交朋友,我们就永远没有机会了。所幸,因着神的恩典,耶稣仍然是“罪人的朋友”。
为巴比伦哭泣 今天
水母基&督&教(Jellyfish Christianity
认真阅读
我们这世代的一个灾祸是:人们对谓所的教条神学(dogmatic theology)普遍反感。今天代取它的是一种水母基&督&教(Jellyfish Christianity)——一个没有骨骼、肌肉、或肌腱,并对于救赎、圣灵的工作、称义、或与神和好之道没有清楚教导的基&督&教—— 一个含糊 、令人迷惑、朦胧不清的基&督&教,它的唯一口号似乎是「你必须开放和仁慈。你切勿论断别人的教义你必须认为每个人都是对的,并且没有人是错的。」
我们被告知,这种没有信条的宗教是给要予我们良心的平安!并且,在这个伤心、濒死的世界里,你若对这种宗教不满意,这便证明你的思想十分狭窄!满意?真的吗?这样的一个宗教可能会满足堕落的天使!但是,叫有罪、濒死、血管里流着我们祖先亚当的血的男男女女对这个宗教感到满意,实在是侮辱我们的常识和嘲笑我们的痛苦。我们需要远比这好的东西。我们需要基•督的宝血。
水母基&督&教流行病
对教条的厌恶是个流行病,它正在造成巨大的伤害,特别是在青年人当中。它产生一个,我胆敢称之为陆上的水母基督教:即是一个没骨有骼、肌肉、或能力的基&督&教。
当一只水母在海里漂浮,如一把细小、柔软、透明的伞雨般收缩和扩张时,它是一只漂亮和优美的生物。但当同一只水母被放置在岸上时,它不过只是一团无助的物体,没有能力活动、保护自己、或独自存活。唉!它正是现今大部分基&督&教的生动典型。今天大部分基&督&教的主要原则是「没有教条,没有清晰的教理,没有明确的教义」。
我们有数以百计的水母神职人员,在他们的神学里似乎没有一根骨头。他们没有确定的信念;他们不属于任何神学派别;他们太过害怕「极端的观点」以致他们完全没有观点。
每年我们有数以千计的水母讲道,这些讲道没有任何棱角或突点,圆滑像得桌球,不能唤醒罪人,也不能造就信徒。
每年我们有大量的水母青年人从大学毕业,他们配备一点二点的哲学知识。这些年青人认为,对宗教上的任何事情没有特定的信念,以及对于什么是基&督&教理真完全未作能出决定,乃是聪明才智的标记。他们看来活在一个悬而未决的状态中,就如传说中的穆罕默德的棺材,永远悬挂在天地之间。
最坏的是,我们有大量的水母敬拜者——那些尊贵的上教堂的人士,他们对于神学上任何论点都没有清晰和确定的看法。他们不能分辨不同的事物,正如色盲的人不能分辨颜色一样。
他们以为每个人都是对的、没有人是错的,每件事情都是正确的、没有事情是错误的,所有讲道都是好的、没有讲道是坏的,每个神职人员都是正派的、没有神职人员是不正派的。他们像小孩「被一切异教之风摇动,飘来飘去」(以弗所书4:14);他们经常被新奇刺激和令人激动的运动迷倒;他们随时接受新的事物,因为他们没有紧紧掌握那旧的;并且他们完全不能给出他们「心盼中望的缘由」(彼得前书3:15)。
对平信徒来说,对真理持有系统的观点是非常重要的,而对牧师来说,在教导中清楚明确阐明教条也是十分重要的。
⚫️ 彼得提出三条辨别假教师的标识:
(1)不道德。他们的生活是否涉及或认同不道德的行为?聆听假教师教导的群体是否大多数人都有放荡的性关系
(2)贪婪。假教师对赚钱的兴趣比教导真理大得多。彼得和保罗都谴责这些贪婪、虚伪的假教师(参 提前6:5)。教师理应获得经济上的资助( 林前9:1-14; 加6:6; 提前5:17-18),但金钱是否为教师或群体的主要动机?
(3)说谎。当你探询他们的领袖言论背后的属灵背景时,是否会得罪他们?当你要求证据时,他们是否会造假?
今天假教师的危险依然不小,信徒应当留意彼得的警告。
(摘自:当代译本灵修版-彼得后书)
你可以选择要与神有多亲近。
正如任何友谊一样,你和神的友谊要不断地建立,友情不会自动发生,需要有渴慕的心,也必须花时间和精力。你若想要与神有更深入、更亲密的关系,一定要学会坦诚地与祂分享你的感受,信靠祂叫你做的一切,学习去关心祂所关心的事,幷且渴慕祂的友情超过任何其它的一切。
我必须选择对神诚实
与神建立深厚友谊的基石,是完全的诚实,这包括你的过错和感受。神没有要求你完美无瑕,但祂坚持要求完全诚实。圣经中神的朋友就没有一个是十全十美的:如果完美的人才配与神交朋友,我们就永远没有机会了。所幸,因着神的恩典,耶稣仍然是“罪人的朋友”。
0
0
2021-07-19 08:23:55
主内劝勉------天天相劝
“凡你手所当作的事,要尽力去作。”(传9:10)我们总是有太多的来不及,来不及的爱,来不及表达的歉意,来不及挽回的错误,来不及实现的诺言,来不及送出的祝福,来不及离别前最后的拥抱……。我们总以为时间会等我们,容许我们从头再来,弥补缺憾。岂不知灾难永远是在人猝不及防的时候当头砸下,让人无从躲避。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还来得及的时候,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尽心、尽性、尽力地爱神爱人;不浪费神赐给我们的恩典,不虚度神赐给我们的每一天。
祂甘心爱我们
司布真牧师 将来的城 今天
我必……甘心爱他们。(何14:4)
这一句话是神本性的缩影。那能明了它意义的就是一位神学家,那能泳到它深处的也真是以色列人的一位拉比了。这一句话是荣耀的救恩信息的结晶,是在JdYS我们的救赎主里面所传于我们的。这话的枢纽在于“甘心”。这是天上的爱流通到地上的最荣耀、适宜而神圣的方法,这爱乃是自动地临到那不当得、未曾买、未曾求的人。实在的,这是神爱我们的惟一方法。这一节圣经“我必甘心爱他们”对一切条件是一种致命的打击。现在,若我们还有什么条件或资格,那么他就不白白地爱我们了;至少,这是一种拦阻,使神不能甘心爱我们。
但经上的话乃是“我必……甘心爱他们”。我们自怨说:“主啊!我的心太硬了。”“我必……甘心爱你。”“但我并不感到需要Jd。”“若你感到自己的需要,我就不能爱你了;我要甘心爱你。”“但我觉得我的心灵并不按着我的心愿软化下来。”要记得,心灵的软化并不是一种条件,因为并没有条件;恩约里面并没有规定任何条件;因此当我们毫无资格的时候才会完全投靠神在JdYS里面所给我们的应许。他曾说:“信他的人,不被定罪。”神随时白白地把他的恩典赐给我们不用预备,没有条件,不用银钱和价值!得知这事的人是有福的!“我必……甘心爱他们。”这话乃是叫背道的人归回:实在的,这话就是为这种人写的——“我必医治他们背道的病,甘心爱他们。”背道者啊!这一条宽宏的应许必立时破碎你的心,因此你必归回,寻求为你忧伤的天父的慈面。
“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们。”(撒上12:23) 这节经文可谓是撒母耳一生事奉心志的缩影。这句话至少包含了三种意义:(一)祷告是属灵的工作。虽然撒母耳不再作他们正式的领袖,但他仍然以祷告来关怀、服事、帮助他们。(二)祷告是神的托付。虽然他不再担任士师,但他觉得国家的福祉在他的手中,如果他不用祷告来维持,那将是一种罪。(三)祷告是持续的事奉。在基督徒的一生中,凭信心的祷告必须持续不断,因为那是我们得力和得胜的源头。
2.〈有些事只有等我们的属灵生命长进后才能明白〉
“耶稣带着彼得、雅各、约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耶稣嘱咐他们说:‘人子还没有从死里复活,你们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可9:2-9)
登山变像显明了基督的神性,神的话使耶稣超越摩西和以利亚,表明祂就是那位人们期待已久、满有神权的弥赛亚。但耶稣吩咐彼得、雅各和约翰不要告诉别人他们所看到的异象,因为他们要等到耶稣从死里复活后,才会完全明白,惟有从死里复活才能显明耶稣胜过死亡的能力和祂成为万王之王的权威,他们完全掌握了这个真理才能有力地为神作见证。
耶稣说:“我还有好些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约16:12)主没有向我们隐藏这些事,但是直到我们属灵生命处于正确的光景,才能准备好接受这些事。在预备好接受祂任何特别的真理以前,我们必须与祂复活的生命联合。“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约16:13)我们里面如果没有圣灵,神就不能向我们启示任何事,我们顽固和刚愎自用的观点会拦阻神向我们启示。但是,当祂复活的生命在我们里面自由工作时,我们就能明白基督的真理。
正如门徒一样,有些事你现在可能无法明白,因为现在你尚未培养出合适的灵性环境明白祂的话。直到基督复活的生命掌管你,你才能真正明白祂的教导。当你属灵的生命不断地成长并培养出适宜的内在环境时,耶稣所说的话就会变得很清楚明白。
1.〈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
“ 耶和华说:‘你若与步行的人同跑,尚且觉累,怎能与马赛跑呢?你在平安之地,虽然安稳,在约旦河边的丛林要怎样行呢?”(耶12:5)
这句话告诉我们,除非神先把一个人训练好,先让他与步行的人同跑,否则祂绝对不会直接叫那人去与马赛跑;除非神先在平安之地,把那个人训练好,不然祂绝不会把那人直接投入约旦河的丛林中。这是一个不变的大原则,神必按这原则对付祂的仆人,也用这原则对付祂的百姓。
神总是先用比较轻的经历来训练一个人,然后才让他去经历更严厉的环境。回首以往的经历,我们可以体会到,过去的那些艰苦经历,实际上正是神在训练我们、预备我们,让我们将来可以承受那更难担当的工作。而过去所经历的艰难,所鸁得、所累积的力量,乃是预备我们应付未来更大的艰难。
有句话说:「勇敢,就是去做你所害怕的事;如果你不曾害怕过,你就不能了解什么叫做勇敢。」神拣选我们,不是要我们作温室里的花朵,而是作基督耶稣的精兵,作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我们喜欢生活在安全地带,想要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不愿放弃个人的舒适。但神要我们刚强壮胆,作大丈夫,祂从来没有要我们过着「养尊处优,随心所欲」的生活。祂要我们在灵命上长大成熟,要我们亲近祂,更深的认识祂,以致能够更多的经历祂。
我们不需要害怕将要面临的试炼,因为每一次试炼都是在神精心安排的时刻发生;每一个艰困的难关,都经过祂爱的检视。神是信实的,必不叫我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参林前10:13)。所以只管刚强壮胆,你无论往哪里去,神必与你同在,必定看顾你。神的儿女永远不要向环境低头,只要你害怕的时候,你软弱的时候,你还能紧紧的抓住神的手,那么你的生命就会长大,因为神应许说:“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33:25)
“凡你手所当作的事,要尽力去作。”(传9:10)我们总是有太多的来不及,来不及的爱,来不及表达的歉意,来不及挽回的错误,来不及实现的诺言,来不及送出的祝福,来不及离别前最后的拥抱……。我们总以为时间会等我们,容许我们从头再来,弥补缺憾。岂不知灾难永远是在人猝不及防的时候当头砸下,让人无从躲避。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在还来得及的时候,珍惜我们所拥有的,尽心、尽性、尽力地爱神爱人;不浪费神赐给我们的恩典,不虚度神赐给我们的每一天。
祂甘心爱我们
司布真牧师 将来的城 今天
我必……甘心爱他们。(何14:4)
这一句话是神本性的缩影。那能明了它意义的就是一位神学家,那能泳到它深处的也真是以色列人的一位拉比了。这一句话是荣耀的救恩信息的结晶,是在JdYS我们的救赎主里面所传于我们的。这话的枢纽在于“甘心”。这是天上的爱流通到地上的最荣耀、适宜而神圣的方法,这爱乃是自动地临到那不当得、未曾买、未曾求的人。实在的,这是神爱我们的惟一方法。这一节圣经“我必甘心爱他们”对一切条件是一种致命的打击。现在,若我们还有什么条件或资格,那么他就不白白地爱我们了;至少,这是一种拦阻,使神不能甘心爱我们。
但经上的话乃是“我必……甘心爱他们”。我们自怨说:“主啊!我的心太硬了。”“我必……甘心爱你。”“但我并不感到需要Jd。”“若你感到自己的需要,我就不能爱你了;我要甘心爱你。”“但我觉得我的心灵并不按着我的心愿软化下来。”要记得,心灵的软化并不是一种条件,因为并没有条件;恩约里面并没有规定任何条件;因此当我们毫无资格的时候才会完全投靠神在JdYS里面所给我们的应许。他曾说:“信他的人,不被定罪。”神随时白白地把他的恩典赐给我们不用预备,没有条件,不用银钱和价值!得知这事的人是有福的!“我必……甘心爱他们。”这话乃是叫背道的人归回:实在的,这话就是为这种人写的——“我必医治他们背道的病,甘心爱他们。”背道者啊!这一条宽宏的应许必立时破碎你的心,因此你必归回,寻求为你忧伤的天父的慈面。
“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们。”(撒上12:23) 这节经文可谓是撒母耳一生事奉心志的缩影。这句话至少包含了三种意义:(一)祷告是属灵的工作。虽然撒母耳不再作他们正式的领袖,但他仍然以祷告来关怀、服事、帮助他们。(二)祷告是神的托付。虽然他不再担任士师,但他觉得国家的福祉在他的手中,如果他不用祷告来维持,那将是一种罪。(三)祷告是持续的事奉。在基督徒的一生中,凭信心的祷告必须持续不断,因为那是我们得力和得胜的源头。
2.〈有些事只有等我们的属灵生命长进后才能明白〉
“耶稣带着彼得、雅各、约翰暗暗地上了高山,就在他们面前变了形像……耶稣嘱咐他们说:‘人子还没有从死里复活,你们不要将所看见的告诉人。’”(可9:2-9)
登山变像显明了基督的神性,神的话使耶稣超越摩西和以利亚,表明祂就是那位人们期待已久、满有神权的弥赛亚。但耶稣吩咐彼得、雅各和约翰不要告诉别人他们所看到的异象,因为他们要等到耶稣从死里复活后,才会完全明白,惟有从死里复活才能显明耶稣胜过死亡的能力和祂成为万王之王的权威,他们完全掌握了这个真理才能有力地为神作见证。
耶稣说:“我还有好些事要告诉你们,但你们现在担当不了。”(约16:12)主没有向我们隐藏这些事,但是直到我们属灵生命处于正确的光景,才能准备好接受这些事。在预备好接受祂任何特别的真理以前,我们必须与祂复活的生命联合。“只等真理的圣灵来了,他要引导你们明白一切的真理,因为他不是凭自己说的,乃是把他所听见的都说出来,并要把将来的事告诉你们。”(约16:13)我们里面如果没有圣灵,神就不能向我们启示任何事,我们顽固和刚愎自用的观点会拦阻神向我们启示。但是,当祂复活的生命在我们里面自由工作时,我们就能明白基督的真理。
正如门徒一样,有些事你现在可能无法明白,因为现在你尚未培养出合适的灵性环境明白祂的话。直到基督复活的生命掌管你,你才能真正明白祂的教导。当你属灵的生命不断地成长并培养出适宜的内在环境时,耶稣所说的话就会变得很清楚明白。
1.〈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
“ 耶和华说:‘你若与步行的人同跑,尚且觉累,怎能与马赛跑呢?你在平安之地,虽然安稳,在约旦河边的丛林要怎样行呢?”(耶12:5)
这句话告诉我们,除非神先把一个人训练好,先让他与步行的人同跑,否则祂绝对不会直接叫那人去与马赛跑;除非神先在平安之地,把那个人训练好,不然祂绝不会把那人直接投入约旦河的丛林中。这是一个不变的大原则,神必按这原则对付祂的仆人,也用这原则对付祂的百姓。
神总是先用比较轻的经历来训练一个人,然后才让他去经历更严厉的环境。回首以往的经历,我们可以体会到,过去的那些艰苦经历,实际上正是神在训练我们、预备我们,让我们将来可以承受那更难担当的工作。而过去所经历的艰难,所鸁得、所累积的力量,乃是预备我们应付未来更大的艰难。
有句话说:「勇敢,就是去做你所害怕的事;如果你不曾害怕过,你就不能了解什么叫做勇敢。」神拣选我们,不是要我们作温室里的花朵,而是作基督耶稣的精兵,作顶天立地的大丈夫。而我们喜欢生活在安全地带,想要完全掌控自己的生活,不愿放弃个人的舒适。但神要我们刚强壮胆,作大丈夫,祂从来没有要我们过着「养尊处优,随心所欲」的生活。祂要我们在灵命上长大成熟,要我们亲近祂,更深的认识祂,以致能够更多的经历祂。
我们不需要害怕将要面临的试炼,因为每一次试炼都是在神精心安排的时刻发生;每一个艰困的难关,都经过祂爱的检视。神是信实的,必不叫我们受试探过于所能受的(参林前10:13)。所以只管刚强壮胆,你无论往哪里去,神必与你同在,必定看顾你。神的儿女永远不要向环境低头,只要你害怕的时候,你软弱的时候,你还能紧紧的抓住神的手,那么你的生命就会长大,因为神应许说:“你的日子如何,你的力量也必如何。”(申33:25)
2021-07-19 08:21:08
于牧师: 《士师记》
人工宗教:亦父亦子亦祭司
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赐福与我(士一七:13)
有些作事的人,很有自信,却不一定正确。很多信奉宗教的人,以为热心就可以蒙福。对吗?这值得思考。
来源
以法莲山地的米迦,偷了母亲的银子。有一天,他因为惧怕母亲的咒诅,就承认了,交还银子。母亲因为溺爱儿子,不谈罪的问题,反更增加了另一项罪:作了两个像,安置在米迦的屋子里。米迦也该年纪不小了,儿子到够被他立作"祭司”的年龄,母亲却是不让他长大,老少三代,都同伙作儿戏,造出宗教,真是"任意而行”。(士一七:6) 不明白神爱真义的母亲,不知道悔改的宗教领袖,必然是以盲引盲,越走越差。
组合
有一天,来了一个旅人,是来自犹大伯利恒城的利未人,也许,他看出米迦初创的宗教需要助手,声明自己正"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米迦看到发展增长的机会来了。他们立即进行谈判合作。米迦提出条件:"你可以住在我这里。我以你为父,为祭司;我每年给你十舍客勒银子,一套衣服,和度日的食物。”虽然不能算是最优厚,但生活总算安定,衣食无缺。少年利未人衡量之下,依自由意志接受了合约:"就进了他的家,利未人情愿与那人[米迦]同住。那人看这少年人如自己的儿子一样。”(士一七:7-11)米迦怎么样爱其他的儿子们,也
照样看待少年利未人,可算待他不薄,劳资关系很过得去。
动机
这一家的宗教动机,是问题的所在。以无原则的溺爱,代替真理;以外表的敬虔,代替合神旨意的敬拜,制造偶像;以人为的组织,代替肢体的配搭,以为有了利未人作祭司,就符合了宗教的要求。少年利未人呢,则以事奉肚腹为事奉神,"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作职业的传道度日。更严重的后果,是使参与这种活动的人,有虚假的安全感;教头米迦说:"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赐福与我,因我有一个利未人作祭司。”真的吗?"任意而行”还想得神的赐福!(士一七:12,13)"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赐福与我"(士一七:13)说得那么肯定,可惜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这样的宗教并没有绝种,谬种流传,为害不浅。求主怜悯,赐人悔改的心。
人工宗教:亦父亦子亦祭司
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赐福与我(士一七:13)
有些作事的人,很有自信,却不一定正确。很多信奉宗教的人,以为热心就可以蒙福。对吗?这值得思考。
来源
以法莲山地的米迦,偷了母亲的银子。有一天,他因为惧怕母亲的咒诅,就承认了,交还银子。母亲因为溺爱儿子,不谈罪的问题,反更增加了另一项罪:作了两个像,安置在米迦的屋子里。米迦也该年纪不小了,儿子到够被他立作"祭司”的年龄,母亲却是不让他长大,老少三代,都同伙作儿戏,造出宗教,真是"任意而行”。(士一七:6) 不明白神爱真义的母亲,不知道悔改的宗教领袖,必然是以盲引盲,越走越差。
组合
有一天,来了一个旅人,是来自犹大伯利恒城的利未人,也许,他看出米迦初创的宗教需要助手,声明自己正"要找一个可住的地方”。米迦看到发展增长的机会来了。他们立即进行谈判合作。米迦提出条件:"你可以住在我这里。我以你为父,为祭司;我每年给你十舍客勒银子,一套衣服,和度日的食物。”虽然不能算是最优厚,但生活总算安定,衣食无缺。少年利未人衡量之下,依自由意志接受了合约:"就进了他的家,利未人情愿与那人[米迦]同住。那人看这少年人如自己的儿子一样。”(士一七:7-11)米迦怎么样爱其他的儿子们,也
照样看待少年利未人,可算待他不薄,劳资关系很过得去。
动机
这一家的宗教动机,是问题的所在。以无原则的溺爱,代替真理;以外表的敬虔,代替合神旨意的敬拜,制造偶像;以人为的组织,代替肢体的配搭,以为有了利未人作祭司,就符合了宗教的要求。少年利未人呢,则以事奉肚腹为事奉神,"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作职业的传道度日。更严重的后果,是使参与这种活动的人,有虚假的安全感;教头米迦说:"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赐福与我,因我有一个利未人作祭司。”真的吗?"任意而行”还想得神的赐福!(士一七:12,13)"现在我知道耶和华必赐福与我"(士一七:13)说得那么肯定,可惜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这样的宗教并没有绝种,谬种流传,为害不浅。求主怜悯,赐人悔改的心。
共2条
1